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应用研究(2)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8 18: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处境尴尬 虽然我国钢琴伴奏教学已经开展多年,但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钢琴伴奏却常常属于被忽视的地位,教师更注重

(三)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处境尴尬

虽然我国钢琴伴奏教学已经开展多年,但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钢琴伴奏却常常属于被忽视的地位,教师更注重声乐的指导,对钢琴伴奏艺术价值认识不足,自然也谈不到歌唱性思维的塑造。在声乐课堂上,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纠正学生的基础发声技法,这也会导致钢琴伴奏艺术教学重点的偏移,只将钢琴伴奏作为辅助声乐练习的工具[4]。一些学校对钢琴伴奏也缺乏较高的要求,所以这种忽略钢琴伴奏的教学现状也会限制演奏者创新思维的发展,使钢琴伴奏的发展空间较小,难以配合歌唱者表现出好的声乐作品。

四、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路径

(一)理清训练步骤,针对演奏实际加强钢琴演奏技能

钢琴伴奏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各种声乐作品,所以在进行训练时要能够理清训练的步骤,在具备扎实的钢琴技术和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演奏者也要能够快速适应新作品的特点,扎实的训练实现歌唱性思维塑造的第一步。首先,对于手指的技术以及演奏能力上,声乐伴奏者要能够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将歌曲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即使有再完善的歌唱性思维,也无法胜任声乐钢琴伴奏的工作;其次,要具备较强的视谱能力,视谱能力强可以节约下大量的作品准备时间,而且能够将每一个音符在弹得清楚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整体感受,在这方面声乐钢琴伴奏者需要在平时不断训练自己对新作品的感受能力,无论是钢琴演奏还是声乐演唱,都要做到有谱就能弹和唱。

(二)注重音色和音量的控制

声乐钢琴伴奏要根据不同的音色进行音色和音量的控制,让钢琴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控制音量也有利于表现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以上的能力都是歌唱新思维在技术层面的重要基础,需要声乐钢琴伴奏者孜孜不倦地练习,提升自身演奏能力。

(三)丰富培养形式,全面提高能力

歌唱性思维中一项重要的能力为注意力,钢琴伴奏者要具有稳定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全然投入到钢琴伴奏过程中,感受音乐信息的刺激,并根据注意力做出信息的分析以及解读。例如,钢琴伴奏者在进行伴奏时,他既要关注多重的声音,也要频繁地将琴声转移到人声中。这个过程,人声和琴声是相互交织的,演奏者要能够仔细聆听声乐的旋律,从而将钢琴和演唱者的声音做到一致。再如,在演奏的前奏、间奏和尾奏时,演奏者要运用钢琴的声音处理好衔接的部分,一些钢琴伴奏者在独奏时常常会出现弹错音等差错,这也和钢琴伴奏者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着直接的关系[5]。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演奏者本身要具备娴熟的技法,其次要能够整体把握音乐作品的特征,将音乐的整体性融入在钢琴伴奏中,减少对外界信息的干扰而集中注意力进行演奏,并将歌唱性思维融入在弹奏中。钢琴伴奏者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创造力也是发挥歌唱性思维的关键,作为钢琴伴奏,钢琴伴奏演奏者要能够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通过钢琴的演绎,拉近音乐创作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将自己的艺术体验融入其中,将原本抽象的音乐作品转变为有血有肉的真实艺术形象。对于创造性训练,钢琴伴奏者需要注重对乐曲本身背景知识的挖掘,明确歌曲的内涵,并和声乐演唱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共同完成二次创作。

结 语

综上所述,声乐钢琴伴奏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声乐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歌唱性思维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歌唱新思维是能够激发创作主动性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基础的技艺训练,还是情感的引导,都要以歌唱性思维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出钢琴演奏的想象力,让乐曲的情绪、风格以及情感能够和演唱者之间形成交流和融合,用钢琴和人声形成完美的整体,最终实现对作品艺术性的塑造。钢琴演奏者自身也要注重对自己歌唱性思维的训练,无论是日常练习还是分析其他作品、累积演出经验等,通过多方面的刺激训练歌唱性思维,让歌唱性思维能够成为提升演奏技能和个人素养的有效方法。

注释:

[1]姚 岚.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思维分析[J].好家长,2017(46):214.

[2]张潇潇.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思维与方法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12):98—99.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qikandaodu/2020/0828/649.html

上一篇:郝永克
下一篇:音乐作品“模式”的认识论隐喻 ——基于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