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粤西白戏的艺术研究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6 10: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粤西白戏,原称“白戏仔”,约在清朝乾隆末年时期形成,是一种以白话方言演唱的、有特定音乐伴奏和以多种板式综合运用唱腔的杖头木偶戏。它流行于广东省廉江市的安铺、营仔、

粤西白戏,原称“白戏仔”,约在清朝乾隆末年时期形成,是一种以白话方言演唱的、有特定音乐伴奏和以多种板式综合运用唱腔的杖头木偶戏。它流行于广东省廉江市的安铺、营仔、横山、高桥、青平、车板、雅塘、塘蓬、石岭、新民、石城、良垌等镇以及遂溪县西北部和广西的北海、合浦等地区。

一、粤西白戏的艺术沿革

(一)白戏艺术的起源

据《廉江县志》记载:清朝乾隆末年,廉江县安铺镇一带民歌盛行,距安铺镇六华里的曲龙村民歌手黄世源,在唱民歌的同时,模仿外地木偶戏表演及其唱腔来唱本地民歌,并组成小型班社,常在安铺镇一带演唱,这是白戏艺术的“雏形。”

(二)早期的白戏艺术

早期的白戏班没有音乐伴奏,只是清唱,民歌格式,敲击竹筒作伴奏,最初的队伍结构是由3人组成,1人主唱,1人操纵木偶,1人敲击竹筒,从事半农半艺的演出活动,时人也称之为“竹筒戏”,又叫“木鱼班”。

(三)白戏艺术的变革与新生

到了嘉庆年间,黄世源的后代黄明中采用乐器伴奏,用当地野生植物“古”的头,经特殊加工制成一种土二胡,称作“古胡”,以它作为主奏乐器,开创了地方木偶戏有音乐伴奏的先河,也是白戏区别于其他地方木偶戏种并独树风格的一次质的飞跃。后来又加进横箫和月弦(月琴),合称白戏音乐主奏“三件头”。这时,白戏班每班增至6人,其中主唱兼操木偶1人,专操木偶的舞手1人,音乐4人,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张翼朋》《周氏反嫁》《董永卖身》等。

道光后期,古商埠安铺镇地区经济繁荣,每逢神诞节庆日,都有一些过山班(主要是下四府的粤剧班)和大曲班(唱官话的木偶戏班)演出,为白戏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到清末民初,白戏艺人黄成凤对白戏音乐伴奏加以丰富充实,在原来基础上逐步加进了唢呐等乐器,改敲竹筒为击大小木鱼和锣鼓钹,大大地丰富了白戏音乐曲调。从此,“竹筒戏”改称为“白戏仔”,由于经常在安铺镇一带演出,并有别于其他戏班,用白话演唱,唱词通俗易懂,伴奏音乐动听。时人也称它为“安铺白戏”。这时参加演出的人数已增加到8人,其中击乐部分锣、鼓、钹、大小木鱼1人,古胡兼唢呐1人,月琴1人,竹笛1人,主唱(男女声都由1人唱兼操纵木偶)1人,舞手(专职操纵木偶者)1人。黄成凤由于编演兼优而名噪一时,被誉为“白戏状元”。他编写和移植外地戏曲剧本,开始吸纳粤剧的板式腔调,充实和丰富白戏的唱腔艺术,使原来较为简单的民歌曲调的白戏唱腔发展成为有多种板式综合运用的唱腔。为了凸显人物个性,对木偶的操纵技巧和木偶制作进行创新,增加木偶的动感,眼、嘴、鼻统一装上活动机关,在表演时木偶头像的嘴、鼻、眼都可以活动。至此,白戏的表演艺术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白戏的音乐伴奏唱腔及表演程式日臻完善,白戏风格独具地方特色。当时仅在曲龙村已建立起8个白戏木偶班。农闲时节,村里的男人几乎全部都参加演出。由于白戏是采用当地白话演唱,语言通俗易懂,加上伴奏音乐独特、动听,很受群众欢迎。白戏的演出大有市场,演出场次激增,演出范围迅速扩展到广西合浦、博白、钦州地区。于是,演白戏几乎被视为一种产业,廉江、遂溪两县的许多村庄纷纷派员到曲龙村拜师学艺。随后相继也成立许多白戏木偶班,白戏的演出达到一个兴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戏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62年,廉江县专业白戏木偶剧团成立,编、演职员16人,著名白戏演唱家张春仔任团长,张是营仔镇人,出生白戏世家,一生从事白戏演出。他音域宽广,能唱乙反线,唱腔根据不同人物性格而变化多样。从这一时期开始,白戏艺术首次打破长期一人主唱的局面,并有女演员加盟演唱女腔,唱腔音乐得到新发展,不论职业班或半农半艺半职业班都采用多人演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廉江市及周边地区文艺轻骑队、业余文艺宣传队、业余剧团和县职业剧团先后改编多个白戏剧本,用真人扮演角色演白戏,并参加地区、省及全国文艺汇演,受到各方人士的喜爱和重视,影响区域迅速扩大。到七八十年代,文化部门及部分白戏艺人创作改编大量反映现代生活的白戏作品,如:《红梅迎春》《红霞出嫁》《小哨兵》《流水恋歌》《甜蜜的小河》《回春农药店》等,这些创编剧目不用木偶,用真人扮演角色,分别参加湛江地区及省乃至全国文艺汇演,引起强烈反响。粤西白戏真正用真人演出始于1973年,当时,由陈绍典、孙惠光作词,周观留谱曲,反映移风易俗的白戏剧目《红霞出嫁》参加湛江地区文艺汇演,凭借清新悦目的白戏音乐,引起各界广泛关注重视。1974至1975年,由肖宽兴、陈绍典、方志安等创作的《红梅迎春》《小哨兵》等白戏剧目,先后参加湛江地区文艺汇演,博得各方观众一致好评,成为湛江地区各地争相上演的剧目。20世纪80年代,肖宽兴、黄康俊等作者根据白戏曲调,创作《流水恋歌》《甜蜜的小河》等作品,均获广东省作品评选一等奖,其中《甜蜜的小河》获广东省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评选纪念奖,从此,“白戏仔”称为“粤西白戏”。90年代以来,粤西白戏先后收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2005年,由廉江市文化馆何岩松、肖宽兴作词,周观留谱曲的白戏曲目《哑仔截车》获省二等奖,参加湛江市红土文化艺术节,荣获一等奖,粤西白戏的影响日益扩大。同年,本市半农半艺的白戏木偶剧团达到六十多个。粤西白戏发源地——曲龙村白戏班达到5个,2006年被湛江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特色文化村”。粤西白戏,深深扎根于粤西这块红土地,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qikandaodu/2020/0916/709.html

上一篇: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研究
下一篇:茶馆中的音乐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