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孟云飞:一代通才 自成家数——赵之谦的艺术人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31 04: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内容提要:在中国艺术史上,赵之谦虽然并不算长寿,并且仕途不顺、生活艰难,但他却是一位艺术上的多面手,在书法、篆刻以及绘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固然与他的天

内容提要:在中国艺术史上,赵之谦虽然并不算长寿,并且仕途不顺、生活艰难,但他却是一位艺术上的多面手,在书法、篆刻以及绘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固然与他的天分有关,但其对艺术的苦心孤诣、孜孜以求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赵之谦、书法、篆刻、绘画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来说明后天的勤奋努力十分重要。不过,对于书画家赵之谦来说,他的天赋似乎比常人更多一些,这位天赋禀异之人,在并不算长寿的一生当中,不断修炼,书、画、印无所不精,可谓自成家数、一代通才。

一、大师的转型

赵之谦(公元1829—1884年),初字益甫,号冷君、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也。青年时代,他的才华即璀璨绽放而誉满海内。赵之谦读书习字,聪明过人,参加过三次会试,遗憾的是皆名落孙山。44岁时任《江西通志》总编,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卒于任上。

赵之谦在其《章安杂说》中提到,他于20岁之前,就学习《家庙碑》,每天写500字,这足以证明他对颜真卿用功之深。赵之谦避走温州后,有空得以闲读《安吴论书》,深为包安吴的书法理论所折服,进而倾心六朝古刻,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六朝古刻,妙在耐看。猝遇之,鄙夫骇,智士哂耳。瞪目半日,乃见一波磔、一起落,皆天造地设,移易不得。必执笔规模,始知无下手处。不曾此中阅尽甘苦,更不解是。” 证明他对六朝碑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给予极高的评价,为日后在碑版上取得的成就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还说:“安吴包慎伯言,曾见南唐拓本《东方先生画赞》《洛神赋》,笔笔皆同汉隶。然则近世所传二王书可知矣。重二王书始唐太宗。今太宗御书碑具在,以印世上二王书无少异。谓太宗书即二王书可也。要知当日太宗重二王,群臣戴太宗,模勒之事,成为迎合。遂令数百年书家奉为祖者,先失却本来面目。而后八千万眼孔竟受此一片尘沙所眯,甚足惜也。此论实千载万世莫敢出口者,姑妄言之。阮文达言,书以唐人为极,二王书唐人模勒,亦不足贵,与余意异而同。” 又敏锐地察觉出了世上之“二王”,经过千年的岁月翻转,早已不是真正的“二王”精髓。于是,他开始了书法的革新换面,与“二王”一脉渐行渐远。

他赴京之后,与沈均初、胡甘伯、魏稼孙等,常常流连往返于琉璃厂,雅好金石,其喜爱搜罗古刻帖,得《郑文公碑》后,爱不释手。

二、自成面目

1.魏碑

赵之谦逐步放弃了颜体而转向了北魏书法。他36岁时为祁季闻书写的楷书自作诗册页,可以看作是他学北魏书体的经典代表。37岁时,他在给胡培系的信函中说:“弟读《艺舟双楫》者五年,愈想愈不是。自来此间,见郑僖伯所书碑,始悟卷锋。见张宛邻书,始悟转折。见邓山人真迹百余种,始悟顿挫。然总不解‘龙跳虎卧'四字,及阎研香来,观其作字,乃大悟横竖波磔诸法。阎氏学此已三十年,其诀甚秘,弟虽以片刻窃之,究嫌骤入。但于目前诸家,可无多让矣。书至此,则于馆阁体大背,弟等已无能为役,不妨各行其是。” 由此可知,赵之谦对自己的艺术之路有着清晰的判断,经过诸多比对,他已决定要走碑学之路。

《艺舟双楫》是赵之谦由颜体转向北魏的理论指导。学习郑道昭,使其领悟到了“卷锋”的笔法;见张宛邻的书法,又开阔了赵之谦的眼界,从中知道了真、隶的互用;邓石如的书法,则使其明白了行笔的顿挫。观赵之谦35岁至40岁前后的作品,其风格初步形成,然而笔力稍显柔弱。如他自己所说:“弟此时始悟通自家作书大病五字,曰:起讫不干净。若除此病,则其中神妙处,有邓、包诸君不能到者,有自家不及知者。” 50岁以后至“人书俱老”之境,直逼南北朝高手,此时,他对自己的书法相当自负,自称:“汉后隋前有此人”。 当然,这种自负其实是一种高度的自信,不仅是因为其对书论的深刻理解,也来自于他书法实践中的真知灼见。

2.篆书、篆刻

赵之谦的篆书和篆刻,源于邓石如、吴让之,同时受胡澍的影响。

赵之谦在54岁为弟子钱式临《峄山碑》册时说:“峄山刻石北魏时已佚,今所传郑文宝刻本拙恶甚。昔人陋为钞史记,非过也。我朝篆书以邓顽伯为第一,顽伯后近人惟扬州吴熙载及吾友绩溪胡觰甫。熙载已老,觰甫陷杭城,生死不可知。觰甫尚在,吾不敢作篆书。今觰甫不知何往矣。钱生次行索篆法,不可不以所知示之,即用邓法书绎山文,比于文宝钞史或少胜耳。”赵之谦并不墨守成规,师法邓石如,却能够化为己用。邓石如在六朝碑版上已有很深造诣,不过,相对而言,赵之谦的篆书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更加显得灵动多姿,雅趣无穷。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331/1249.html

上一篇:刘家坡“艺术活化”记
下一篇:吴林田:艺术不是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