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81岁弦音不辍 助八角鼓艺术星火相传(2)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2 05:3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慢慢地,孙鸿宴积累了名气,开始自己教学生。他在戏校当过一阵子班主任,而后担任曲剧学员班教研组组长。“北京曲艺主要的一些青年演员、中年演员

慢慢地,孙鸿宴积累了名气,开始自己教学生。他在戏校当过一阵子班主任,而后担任曲剧学员班教研组组长。“北京曲艺主要的一些青年演员、中年演员,都是我先带起来的。”

1984年,北京曲艺曲剧团分立为北京市曲艺团和北京市曲剧团,孙鸿宴归入北京市曲剧团,为知名曲艺表演家魏喜奎伴奏奉调大鼓、北京时调等曲种。其间,他还热衷于创作,在北京曲剧《一见她就笑》、《哭笑不得》等剧中担任唱腔设计,创作京韵大鼓《巧布奇兵》、北京曲剧电视剧《啼笑因缘》插曲等。1992年,他受到原文化部和北京市台办委派,到台湾表演40天,此后共赴台演出8次。

如今退休多年,孙鸿宴依然活跃在曲艺演出第一线。每周两到三天,他会去老舍茶馆给来前门旅游的外地游客演出,“我一般坐公交去,中间倒一次车,下了公交还要骑一截儿自行车,来回仨小时,正式演出可能就十几分钟。不为别的,只是不想把功夫落下,另外也当锻炼身体了,乐在其中。”

曲艺的教学工作,孙鸿宴也一直没有放下,北京曲艺团历届学员班的伴奏学员都受过他的教导,这次子弟八角鼓专项人才培训班邀他再来授课,他也欣然接受。

“最早,我是靠对于曲艺的爱好挣一份工资,国家安排了这个任务,我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做好该做的;后来熟能生巧,越干越喜欢,就这样干了一辈子。”


3月26日晚,老舍茶馆,孙鸿宴和搭档们在台上演出。


3月26日晚,老舍茶馆,孙鸿宴在后台调音。


3月26日,孙鸿宴先骑共享单车,再换乘公交车,前往老舍茶馆参加晚上的演出。

北京曲艺历史悠久,子弟八角鼓是其中一朵奇葩。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这项艺术在满汉旗籍子弟消遣娱乐间应运而生,后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子弟走票时所演唱的曲种都要使用八角鼓伴奏,所以人们称为“唱八角鼓的”。

八角鼓蕴含的子形式包括岔曲、琴腔数子、群曲、牌子曲、单弦、联珠快书、拆活、北板大鼓、时调小曲等,按照特定的程序、仪式依次进行表演。目前,单弦(含岔曲)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联珠快书已列为北京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他形式则长期濒于失传。

用孙鸿宴的话说,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子弟八角鼓演出几近无人问津,传承断了代,也没有市场了,没人买单,后来有了电视电脑,年轻人就更不爱看这个了。

这几年,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升,北京市曲剧团将北京若干稀缺曲艺曲种再度整合为老北京子弟八角鼓,办过数场演出,受到欢迎。后来申请到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遂开设“万籁清音——老北京子弟八角鼓专项人才培养”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


3月12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万籁清音——老北京子弟八角鼓专项人才培养”培训班在北京曲剧团开班,学员现场表演八角鼓唱段。


3月12日,老北京子弟八角鼓专项人才培训班开班,曲剧团当家花旦郭曾蕊(左三)也报名再次深造。


3月12日,老北京子弟八角鼓专项人才培训班开班,来深造学习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

“提起八角鼓,不了解的人会以为只是一种乐器,其实并非如此,这是一种综合的说唱艺术形式。”北京市曲剧团艺术传承中心主任顾伯岳介绍,即使是同一个唱段,每次演唱时的韵律、曲调都有变化,可以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自由发挥、创作,颇具艺术魅力。

“这个培训之前,八角鼓都没有什么像样的传承,教学队伍中还混进了不少滥竽充数的人,一些所谓的创新,也总是浮于表面,对行业整体没有益处。”孙鸿宴认为,有了基金的支持,又有一部分比较忠实的观众,未来的八角鼓传承应该从基础抓起,这次曲剧团有很多青年演员接受培训,他们就像火种,能把这项艺术传承下去。

按照安排,授课老师将集中时间对学员分组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教学,还会举办《从八角鼓到北京曲剧》展览和专项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沉浸式汇报展演,使这些曲目能真正保留下去。

孙鸿宴也有一个计划表,当年,他的师父韩德福和良小楼曾合作过一出《徐母骂曹》,现在他想请其他老师重唱一次,复原多年前的那一幕,还要录像保存。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412/1290.html

上一篇:美兰田园综合体:艺术振兴乡村,完美平衡理想
下一篇:叶星生,低调虔诚又纯粹的艺术灵魂——60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