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略谈李苦禅的艺术人生,你真的读懂李苦禅了吗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6 14:4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李苦禅 蒲扇西瓜 1964年 李苦禅说:“我现在八十五岁,笔下的东西总够不上我的要求,再下下功夫,到一百五十岁时大概就能接近我的要求吧!” 本期嘉德文库金牌栏目【大家】,

■ 李苦禅 蒲扇西瓜 1964年
李苦禅说:“我现在八十五岁,笔下的东西总够不上我的要求,再下下功夫,到一百五十岁时大概就能接近我的要求吧!”
本期嘉德文库金牌栏目【大家】,将与你一起走进20世纪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李苦禅的艺术世界。本文摘自:《丹青未了——略谈李苦禅的艺术人生探索》,作者是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策展人诸葛英良。
特别致谢李苦禅家属为本文提供作品图片。

■ 李苦禅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20世纪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名家。
艺术之维,最紧要的,就是用思想引领我们走出心灵的盲区,用艺术去触碰不同的人生。艺术和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既短暂又漫长。启蒙与救亡,继承与创新,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着近代社会文化的潮流。李苦禅出生于19世纪末,成长于20世纪,是美术运动的先驱,也是持守传统的勇士。
艺术创作,有为人生的,也有为人心的,二者不分高下。为人生之作,用历史照见现实,意在建构独创性的思想体系,宏大,高古,冷峻;为人心之作,抒写胸中之意,旨在刻画心灵的内容,亲切,豁达,平实。李苦禅的艺术创作可归为后者。

■ 李苦禅 蝴蝶花1981年
1922年,李苦禅独自来京,考取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即后来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靠夜间拉人力车维持生计,极其艰苦。同学林一庐赠其艺名为“苦禅”,自此以“苦禅”名行于世,中国美术史上多了一个艺术的苦行僧。
复杂的艺术思潮下,李苦禅在美术运动的最前端,接受和熟悉了西方绘画,并经过探索之后较早地回到了中国画文脉,这样的选择本身,是具有前瞻性的,体现了他的文化自觉意识。
1923年秋,李苦禅拜齐白石为师,成为齐白石第一位入室弟子。白日学习西画,晚间抽空到齐家学习中国画。齐翁待其甚善,不仅绝不收取学资,而且赠其颜料、纸墨,毫无保守,援笔示范,令其感恩终生。

■ 1926年,李苦禅与恩师齐白石

■ 1982年清明,李苦禅在自己书写的齐白石墓碑前肃立

■ 李苦禅 三蟹图1937年
扎实的素描和速写基础
李苦禅有扎实的素描和速写基础,捕捉对象的能力高于前辈。在此基础上以画家之眼去加工、改造对象,突出神态,创造出自己的艺术语言。从现存的标本写生习作可知,李苦禅早年对鹭做过认真的科学意义的结构研究。早期创作的鹭的形象,酷似对象,用笔不苟。但他通过艺术提纯,去掉了多余的碎羽和斑纹,加大眼睛强调神态,把下咀的一条线缩为极短,突出尖喙,缩略固定为晚期融入笔墨韵致的苍鹭形象。

■ 李苦禅 墙根即景 50年代中

■ 李苦禅 渔乐图(群鱼鹰)1980年

他早期的鹰同样写实,这是最初对鹰作为客观对象仔细观察的结果。以后他的鹰的造型有过多次嬗变。躯干渐趋肥大,咀、眼棱角突出,脚爪舒展,最后形成敦实雄健的所谓“苦禅鹰”。这时的鹰已将生物的客观属性与主观理想合成一体,是画家的意象。

■ 李苦禅 松鹰图1977年

其它禽鸟,如鹌鹑原是通体一色,将前半身用墨点厾,后半身用线勾勒,以赫染之。鹌鹑的斑纹本是竖向排列,他改用横点。这种形的再造不但没有改变人们对此鸟的总体感觉,反而强化了鹌鹑憨态可掬的鲜活形象。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616/1621.html

上一篇:怀柔区与中央美院签约,北京怀柔科学城要变“
下一篇:藏书的艺术形式与价值 今日推荐书籍《藏书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