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试论陈洪绶的“遗民情结”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明遗民及遗民情结 “遗民”一词的定义从广义上理解,即为朝代更替时,前朝遗留下来继续在新朝生活的人民;也有界定为忠于前朝而耻于出仕新朝的亡国人民,明遗民一般被代指

一、明遗民及遗民情结

“遗民”一词的定义从广义上理解,即为朝代更替时,前朝遗留下来继续在新朝生活的人民;也有界定为忠于前朝而耻于出仕新朝的亡国人民,明遗民一般被代指为明王朝灭亡以后,仍存活于清朝,但心中仍念旧国,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一批人。在荣格心理学上一般将情结认定为是由创伤造成。且每种情结根深蒂固地来源于一种原型。在心理学上“遗民情结”表示为,每个民族有其特殊的历史及其文化传统,且这些历史和文化传统在本民族成员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社会转型期,这种遗民情结表现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怀念与固执,形成解不开的心结。历史上发生或出现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对本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往往对该民族未来的发展起着自发的定式作用。在应对新的情况和事件时,该民族成员习惯于效仿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对于已达成刑事和解拟作相对不起诉或从轻、减轻处罚的案件,及时进行可行性评估,避免埋下矛盾隐患。另外,该院还强调定争止纷、说理在前,即在审查、批捕和办理民行、控申案件时,充分考虑当事人的社会情况、对法律的认知程度等因素,通过对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情况的详细阐述,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和怨气,避免缠访、上访等情况的发生。诸暨检察院还聘请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担任和解引导员,协助刑事和解及释法明理等工作。

“遗民情结”就是指朝代更替后,前朝遗留下的人们,特别是不肯出仕新朝的前朝遗民深藏于心的情感纠葛。“遗民情结”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的产物,是遗民对前朝的留恋的情感,是对人类历史和传统的恋恋不舍,所要表达的是他们对社会稳定安宁的憧憬与期盼。

二、陈洪绶的“遗民情结”

谢稚柳在论清代绘画风格时提到:“在清初的杰出画家中,有一些是旧明遗逸,他们心怀前明灭亡之痛,发之于绘画,感情激越,风格奇恣,不守前人范约,独创新意。”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陈洪绶。陈洪绶,生于明万历二十六年。陈洪绶的个人生活是很不幸的。从小就好学,博览群书,甚至是过目能诵。他21 岁时考取秀才,这极度加大了他在政治上的报国热情。然而,从此以后,陈洪绶在围场之中却是在无起色。1630年陈洪绶再次赴京赶考,结果却又是名落孙山。他对于无力改变结局的现状,只能够哀叹命运的不公。在崇祯十六年即1643年,陈洪绶选择归隐于绍兴。直至1644年明王朝灭亡后,陈洪绶的好友倪元璐自杀殉国,紧接着陈洪绶的老师刘宗周也去世了,这接二连三的打击无疑都带给陈洪绶极大的痛苦。明朝的灭亡,可谓是陈洪绶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国家动荡的时期,他想要为国排忧解难,可是又无处使力,内心极其痛苦煎熬。陈洪绶只有沉醉在酒中,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寄托在自己的绘画诗文中。1646年清军从围城中搜出来陈洪绶。清军的官员以刀刃胁迫他作画,他仍不肯画,显示出了他的民族气节。在逃出危难之后,陈洪绶躲在绍兴云门寺避难,出家为僧,并更改字号为“悔迟”。他在寺内呆了一年三个月,在生与死的矛盾抉择中,陈洪绶将绘画当成他唯一抒发的精神一种方式,也因此成为他创作的转型时期。

渐渐的,李陆峰除了看人,也开始欣赏花灯,当然,这不等于说他放松警惕。只要有人靠近他,他就会绷紧神经,严阵以待,就算对方是相熟的皇亲国戚、尚书侍郎,也不掉以轻心。

三、陈洪绶遗民情结的抒发

1.变更字号

①谢稚柳.清代绘画概论,见《中国美术五千年》第457 页[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9)第一版.

以上提取出的10个特征量,分别为边缘的周长、边缘像素点到中心距离的均值、边缘像素点到中心距离的方差、7个不变距。这10个特征量将作为神经网络识别的10个输入参数。

在怀念故国的同时,很多遗民为自己增加了能够显示自己遗民思想的名号,带有鲜明的的遗民特色。这些字号的变更显示出了遗民画家们在亡国之后不能尽忠的悔意,以及表达了对余生无望的无奈之情。1646年夏,清军南下浙东,陈洪绶在逃出危难后,避难于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后取号“悔迟”、“悔僧”。孟远为他作传这样解释:既悔碌碌尘寰致身之不早;而又悔才艺、誉名之滋累,即忠孝之思、匡济之怀、交友语言,昔日之皆非也。”可见陈洪绶名号的变更是由国家动荡引起的。新增名号也能体现出遗民画家陈洪绶对于亡国无所适从的心理,以及对余生的心灰意冷。

《博古叶子》以事传画,大多描绘的是大家心目中所敬仰的历史人物。陈洪绶《博古叶子》中的“空汤瓶”对陶渊明形象的创作有其特殊之处,第一,这系列作品为木刻印刷品,是印在叶子上的。第二,与以往的陶渊明形象相比,陈洪绶笔下的陶渊明形象为坐像,画面中他斜倚在一片石边,席地而坐。第三,他的藜杖放在前方的地上,这与常见的藜杖而行的陶渊明也是不同的。整幅画面石头上置酒瓶一,酒勺一,酒盏一,根据题目酒瓶应为空瓶。画面上陶渊明的形象面目清秀,低着头且双眼微闭,身体向前躬着,就好像陷入了沉思一般。画面中透露出一种闲适,从容的氛围。画面右侧题跋中所说:“其卧徐徐,其觉于于。瓶之罄矣,其乐只且”。整幅创作陈洪绶是想要传达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即使没有酒可饮,但依然神情自得。

2.绘画创作中的英雄主题

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就是历代遗民画家们所热爱的英雄人物,屈原的《离骚》是其离开楚王后所作,表明了他对楚王的挂念之心以及对楚国前途的担忧,是一位忠臣对其君主及故国的赤字之心,特别令后人所称赞的是在他受到奸臣的污垢后仍心怀报国之情,后报国无门,以死来表达其忠君爱国的决心。这样的事迹对同样身为遗民的陈洪绶来说,屈原是十分值得尊敬的。屈原作为陈洪绶喜爱的一个历史人物,陈洪绶早在19 岁时就曾为《楚辞述注》本作了《九歌》的插图,并附上了《屈子行吟图》,主要着重刻画了屈原的内在品格。二十几年后,他写了一篇序。在《题来风季离骚序》中陈洪绶记下了他在创作《九歌图》时的心情“风季辄取琴作激楚声,每相试,四目莹莹然;耳畔有廖天孤鹤之感。”句句行间都透露出他对屈原的崇敬之情。明朝灭亡后,陈洪绶对屈原的“满朝皆醉我独醒”又增添了许多的感慨,“遗民当此际,痛饮读离骚”,这出自陈洪绶的《痛饮读骚图》。在画中一人在案前读《离骚》,人物表情充满愤怒,但又无可奈何,这分明是将屈原的沉痛来暗喻自己,表明自己的遗民心态。

“清初明遗民画家心中自有一种遗民情结,需要释放,寄托家国之思的绘画作品出现,用不同的典故隐喻当世,寄情言心,行发爱国之情,也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主题。另外,以往多表现临泉之志、卧游之乐的山水与花鸟画也成为遗民绘画中抒发强烈个性的题材。”明末清初,时局经常动荡不安,统治黑暗,人民生活疾苦,但对此又爱莫能助。陈洪绶只得把现实愿望转为精神寄托,通过其绘画创作,将存在于画家内心深处的遗民情怀得以抒发。

《水浒传》曾遭受多次的禁毁,但陈洪绶却十分喜爱水浒英雄,且塑造了许多梁山英雄的形象。《陶庵梦忆》记载:“章候自写其所学所问……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积于笔墨间也”陈洪绶在每幅作品后都有题注,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其对梁山好汉的赞不绝口。其中陈洪绶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木刻版画作品就是《水浒叶子》,描绘了《水浒传》当中的40 位梁山英雄形象,不仅人物众多,而且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对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的一种不安,对美好安定生活的一种向往。

注释:

新生儿腹裂根据病变是否合并畸及严重度分为单纯及复杂二组,采用两种不同外科干预方式:Ⅰ期修补术和Silo袋置袋后Ⅱ期修补术。这两种模式中均有产房外科早期干预[4]。有麻醉或非麻醉二种方式,Bianchi[5]提出了非全麻镇静下施行腹裂手术,而后Kimbl[6]等提出了用镇静剂下开展了非缝合法I期修复腹裂手术,在我国,郑珊等最早报道I期无缝合肠管回纳法治疗先天性腹裂,避免了机械通气插管麻醉的危害,提早了经口营养,减少治疗费[7]。麻醉下施行手术术中松弛的腹壁有利于肠管的回纳,能良好的缝合腹壁各层组织[8],同时可预防遗漏先天性胃肠道畸形仍有一定优势。目前,插管麻醉条件日益成熟,几无并发症发生。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典型的遗民画家。他试图在历代遗民所作的榜样形式中寻求榜样。希望通过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认同从而获得自己抉择。陈洪绶生于国家忧患之时,适逢战乱之世,在那样一个急剧变化、动荡不堪的乱世中,也正是有着浓厚“遗民情结”,才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投身于艺术创作的领域,以此作为他抒发自己遗民情怀最好的方式。

陈洪绶的绘画创作中的英雄主题暗含着归隐山林、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他试图在其图式中强烈地抒发遗民之情,表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③全面开展监测评价。建成11个坡地径流场、163个观测小区和14个沟道控制站,基本覆盖全市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依托科技部中德合作项目,引进德国先进设备,构建土壤蒸渗仪监测点→坡面土壤侵蚀和平原区监测点→小流域监测→大流域监测构成的监测网络,对降水、径流、泥沙、土壤水分循环、水质水量、生物多样性、水文形态特征等开展监测,及时评估水土保持效益,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1650年,陈洪绶为劝诫好友不要出仕清朝为官,创作了一幅长卷《陶渊明故事图》。全卷共有11 段,每个场景的选取都来源于陶渊明隐逸生活当中的一个片段。自右往左依次是:“采菊”、“寄力”、“种秫”、“归去”、“无酒”、“解印”、“贳酒”、“赞扇”、“却馈”、“行乞”、“漉酒”。此创作与宋元以来定型化的《归去来图》有很大的不同。首先陈洪绶受到了顾恺之《洛神赋图》等典型长卷画传统的启发和影响,在这幅长卷创作中运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其次整幅画卷以人物为主要描绘对象,摒弃了山水背景的描绘,将人物置于简单的背景之中;这幅创作陈洪绶采用了顾恺之《女史箴图》左图右史的表现手法。每段上的题跋,并不摘录于《归去来兮辞》,而更多的是自己所题文字。他在每个场景的右边都题有简洁的文字,用来起到对这一场景作解说的作用。延续了魏晋的观看习惯,先看图再读文字,用文字解读图像的原则。题文安排在了画面忽高忽低的位置,由此在画面上造成视觉上下起伏的视感。

另一个深受陈洪绶为之崇敬的人物就是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中国画上陶渊明被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所关注及描绘,“渊明逸致”的绘画题材也随之丰富起来。陈洪绶对陶渊明的隐居不仕颇为兴趣,多次创作有关陶渊明题材的作品。在其去世前的五、六年中创作了有数十幅有关陶渊明题材的绘画,这其中包括册页、卷轴、立轴不同的绘画形式,也包含白描、着色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从持杖到观菊再到抚琴,选取的都是陶渊明一生中最为后人所熟知的事迹。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玩菊图》纵118.6,横55.1。题“洪绶仿李希古玩菊图,拟抑之贤弟请教”,印“章候”。画面中一高士持杖坐于矮凳上,面对一瓶菊,花瓶放置于怪石上,人物造型具有夸张的造型意味,高古、大耳、高鼻,表情与神态十分自然。整幅画作的整体风格就如题跋所描述,不失李唐的趣味。打破了前人对陶渊明人物画的固定样式。

明遗民画家在明清易代之际纷纷为自己增加了表遗民之志的别号,这些字号的更改更能够反映出他们经历国家、社会、思想翻天覆地变动后的所思所想所悟,表达了他们对故国的怀念甚至能够看出他们对于生与死的思考。

②黄涌泉.陈洪绶[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58.

③付阳华.明遗民画家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02.

④陈洪绶.吴敢点校,陈洪绶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3):10.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始终伴随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力量、寻求社会共识的思想之基。只有符合一国发展道路,唤起人民内心共鸣的意识形态才能发挥其价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意识形态感召力和吸引力。

⑤【明】张岱著.陶庵梦忆注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0).

⑥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于1988年7月曾举办“渊明逸致”特展,此特展定名来自展览中明代周位的同名作品,“渊明逸致”题材可作为对中国画中所反映的有关陶渊明题材的概括.

参考文献:

[1]黄湧泉.陈洪绶年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2]【美】高居翰.气势撼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翁万戈.陈洪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4]【美】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绘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吴敢.王双阳.丹青有神:陈洪绶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6]陈传席.明末怪杰:陈洪绶的生涯及艺术[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范银花.陈洪绶人物画创作综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

[8]潘瑶.从陈洪绶谈明清人物画的变异风格[D].曲阜师范大学,2012.

[9]张希.晚明社会文化与陈洪绶人物画风格的形成[D].西安美术学院,2010.

[10]万新华.陈洪绶研究二十五年评述[J].大连大学学报,2007(1).

[11]袁行霈.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J].北京大学学报,2006(6).

[12]付阳华.中国画“渊明逸致”题材的渐次丰满[J],文艺研究,2006(9).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qikandaodu/2020/0521/350.html

上一篇:唐宋时期的《楚辞》及其美学思想的传播和接受
下一篇:花山岩画图像的形式语言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