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时间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 ——评《镜像视野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8 2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类社会自诞生之日起, “时间” 就如同一个谜团笼罩在人的意识和认知之上, 它是构成“存在”的基础材料, 质朴而又复杂, 人类基于自身文明的一切手段去解释时间, 试图去解

人类社会自诞生之日起, “时间” 就如同一个谜团笼罩在人的意识和认知之上, 它是构成“存在”的基础材料, 质朴而又复杂, 人类基于自身文明的一切手段去解释时间, 试图去解开它的 “神秘面纱”。 这其中, 文学创作将“时间” 视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不存在一个没有时间架构和脉络的文学作品——事实上如果没有 “时间” 的参与, 文学作品本身也就无法成立或存在——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实质上是沿着 “时间线” 展开交流、 思考、 评论,而这一过程中 “时间” 又往往是隐性的存在, 即便我们认可时间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可或缺性, 但也很难对其价值产生直观感受。 因此, 从文学艺术角度出发去理解时间, 需要我们上升到哲学层次, 以便更好地体验、 感悟, 并将其规律运用到自我的时间管理中。 由李常磊、 王秀梅合著的 《镜像视野下威廉·福克纳时间艺术研究》 一书, 针对福克纳时间艺术和拉康主体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其中, 难能可贵的是利用拉康 “格言式” 的声明实现了 “时间艺术” 复杂、 艰涩理论的简化处理, 并运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 解释福克纳时间意识, 从科学性及人文性的双重角度解答了关于时间的困惑, 对高校中时间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结合全书阅读, 笔者认为本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 视角独特, 以文学创作维度切入时间艺术研究

人类对于时间的认知往往是局限于生理体验的,生命的进化过程中存在“新生、 成熟、 衰老、 死亡”的必然过程, 尤其从自然科学角度阐释“时间”, 独立性的个体变化是最容易引起关注的。 而本书作者围绕着威廉·福克纳的文学作品展开研究, 以独特的视角开辟了文学创作维度下的时间艺术研究途径,指出文学作品不仅关注个体生命两极, 同时也关注从 “从生到死” 之间生命经历的过程, 这是因为“开始” 和“结束” 作为两个“时间点” 而言, 是最能够呈现文学艺术价值的桥段, 而 “生死” 也最能够激活人类的生命共性。 而整个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精彩篇章, 则可以为读者提供充足的 “时间段落”来了解 “文学时间” 的承载功能, 以更全面、 透彻和深入地思考生命价值, 这也是时间艺术的最大魅力。 全书将 “文学时间” 的特色归纳为 “四个统一”, 分别是 “面状时间和线状时间叙事的统一”、“向心时间和离心时间在主题表现上的统一”、 “内部时间和外部时间在情节展现上的统一” 以及 “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在人物表现上的统一”。 优秀的文学创作成果离不开以上四类文学时间的“统一”, 且在各自层面针对高校中时间管理的应用价值各有优势。 例如“面状时间和线状时间叙事的统一”, 高校中以 “人” 为主体的发展, 既可以从群体的 “面状时间” 展开事务交织, 也可以从 “线状时间” 进行有限延展。 又例如 “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在人物表现上的统一”, 文学时间特征在高校各类人群中同样具有映射, “上个学期” 和 “下个学期” 在物理时间上是对等的, 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 “心理时间”却差异很大, 较为常见的是 “开学漫长” 而 “期末短暂” 的时间反应——这是 “不统一” 的表现, 但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由于已经经历了很长的 “物理时间” 影响, 其 “心理时间” 变得更加稳定, 在 “一个学期” 的物理时间中能够保持与心理时间的高度统一。 据此, 通过本书的阅读, 高校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可以更好地调整自我心态。

二、 主题突出, 以镜像阶段理论赋予时间意识内涵

该书系统地分析了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和威廉·福克纳时间艺术的相关性, 以及基于前者对后者阐释的可行性,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 “时间” 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具有 “往复循环” 的特征, 同时时间艺术在现实中的折射, 也表现出强烈的历史周期性。 其中, 作者在探讨威廉·福克纳时间艺术 (及文学时间两极) 中大量引用了 “南方社会” 的变迁, 向人们说明了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像, 会将其等同于自我, 而随着年龄的发展, 基于 “镜像” 来认知自我的情感也发生微妙的变化, 婴儿虽然能够实现 “自我” 和 “镜像” 的区分, 且能够通过镜像对他人关系进行区分, 但仍然会坚定 “镜像” 是自己的这一观点。 该书作者指出, 威廉·福克纳非常善于利用镜像阶段理论进行文学创作, 在他的文字描写下, 不同文本之间存在着高度类似的“镜像”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的形成, 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以史为镜” 的说法, 将其应用到高校中的时间管理, 基于不同时期的高校发展阶段特征, 可以更好地发现其规律, 从而赋予时间意识更深刻的内涵。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qikandaodu/2020/0718/410.html

上一篇:方济众艺术研究对汉中文化名市构建的作用和价
下一篇: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