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艺术,就是创造和发现,艺术家的一生就是探索(3)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1 10: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看完“凡花”画展作品给人一种强烈感受:情暖至真,樊昌哲老师用情的暖度、温度,还有真度。 前面专家谈到樊先生的艺术处在一个资源整合阶段,这

看完“凡花”画展作品给人一种强烈感受:情暖至真,樊昌哲老师用情的暖度、温度,还有真度。

前面专家谈到樊先生的艺术处在一个资源整合阶段,这个概括定位是非常准确的。纵观樊先生画展作品,发现他的整个资源,一个是大家讲的海派,从《如秋》中能看到,一方面是源自于海派的影响,有很多吴昌硕、齐白石画作中典型的葫芦符号;另一方面,画面的构成让我们联想到杭州国画先贤、潘天寿等从四面八方围进来的意识,在其他作品中也让我们看到对林风眠经典画面的追求和爱好,在《酸枣林》《枣林栖息》的笔墨当中,又有长安画派经典元素的再创造,体现出一个是南北相连、一个东西贯通的状态。

说樊先生处在一个资源整合的状态,一方面是说他很多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的东西,又有很多西方构成的东西,他把西方的艺术通过融合主义方式,进行一个新的中西融合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在资源整合之后,他的作品中也有了很强的个性化意识和一些开创性的状态。比如从《秋草》中可以联想到美国抽象主义的“行动绘画”,这种抽象性跟樊先生《秋草》中所形成的笔墨关系有一种相似性,如果把中国花鸟画的接受放在今天跨文化的全球化阅读当中,也就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面对中国水墨艺术的视野,外国观众就能够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摆脱中西文化的障碍,直接进入到中国笔墨的水墨文化媒介当中,作品《秋草》已经具备一个文明或文化互融的可能性。因此说樊先生的作品具有开创意识和一种个性化的笔墨,具有很强的先锋意识和前沿意识,樊先生不仅仅是一位40后很有活力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前辈性或者先锋性的艺术家。

樊昌哲老师的花鸟画让我们耳目一新,他的画作形态其实是当代花鸟画转型时代节点上的一个作品,他的花鸟画是情景式的花鸟,借花鸟表达自己内心的境界,看似凡花野草,但让人感受到的是艺术家对审美境界的追求,是一种不平凡,是一种美的享受。樊先生画作还和周、秦绘画造型的特点有关系,他作品的造型是不讨巧的,而是追求敦实、厚重,给读者的感觉更多体现一种苍茫、壮美的境界。简单来概括:樊昌哲的花鸟画,从审美上看是厚和拙,从艺术语言来看是黑白,从色彩来看是明艳,这是一种精神,有一点像信天游的感觉和味道,好像黄土高坡上悠扬的歌声。

樊昌哲先生的艺术视野很开阔,广泛地吸收多方面元素,包括许多古代和西方元素的融入,从艺术角度讲,他吸收了山水画艺术语言的方式,把情景山水视角和光照的一些技法融入其中,还有一种构成式的花鸟画,就是吸收了一些西方构成因素和色彩表现的方式等等。另外他非常强调现代审美,从色彩和平面构图的融入等,都能感受到他在追求花鸟画的现代审美上的不懈努力以及对画面时代特点的个人探索,作品有现代感,有个性面貌。

樊昌哲先生的花鸟画作品虽然有海派的影子,但他始终在不断地探索,也不断在多个途径上取得自己的建树。在作品丰富多样化面貌的背后,确实表现出一位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赤诚、专注和不懈努力,令人敬佩!

纵观樊昌哲先生北京的画展,让我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感觉他的花鸟画又有新的飞跃,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的花鸟画常常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具有一种人对自然的体验、对生活的思考气息,他的画作既有传统身影,又有现代意味,不仅集成了齐白石等先辈们传统的艺术精神,而且融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特点,不是简单的玩趣味的那种东西,总体来讲他的花鸟画既有体验,又有意境,更有一种大美。其一,美在真切自然、淳朴淳厚,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能把人带入真实的生活体验,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其二,美在意境的写意,有时候简单几笔出来的画面意境,生机盎然,妙趣横生,有点像齐白石先生的东西,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美的享受。其三,美在用寻常的花木鸟禽等题材展现出了人类审美艺术广阔的空间,集中表现在他对中国画技巧的探索精神和笔墨情趣的多样变化中间,深谙水墨变化之微妙,颇见绘画深厚之功力。

樊昌哲先生的绘画特点是比较新颖:第一,坚守了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灵魂。第二,吸收了欧洲绘画的色彩,运用中国画用笔的点阵来达到了色彩的目的,这一点和后期印象派梵高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吸收了设计的构成,构成就是韵律、对比、节奏、情绪,樊昌哲先生用笔触远近关系、色彩关系把这些构成吸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里,在绘画基础方面有中国画的传统,在绘画色彩方面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1/0301/1068.html

上一篇:新基民的“行为艺术”面临考验
下一篇:走近文人画,走进中国艺术的精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