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艺术遇见科技,碰撞出“万物有灵”的世界(2)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09 09:4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演奏排鼓的这一位,它看起来不太像一个人——它有四只手臂可以同时击鼓。它的创作灵感来自古代的神兽,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叫“开阳”,是一个热情

  

  演奏排鼓的这一位,它看起来不太像一个人——它有四只手臂可以同时击鼓。它的创作灵感来自古代的神兽,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叫“开阳”,是一个热情奔放、但有时候又会皮一下的形象。

  事实上,“玉衡”、“瑶光”、“开阳”这三位乐手的名字来源于中国的北斗七星,是北斗七星位于勺柄上的三颗星星的名字。

  可能大家会觉得,我在介绍这三个机器人的时候特别有感情——确实是。不光是我,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经过这么长时间和机器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都变得对他们特别有感情,甚至晚上睡觉都会梦到他们。

  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词叫做“C位出道”。当机器人乐手马上要上舞台演出的时候,我们既是他们的家长,同时又是他们的粉丝,特别希望他们也能够“C位出道”。

  

  所以我们为他们设计了很精美的舞台美术风格,这是用多媒体投影呈现的配合舞台效果的素材。

  

  还有这张,是通过竹林的元素来烘托一种笛声悠扬的意境。

  当然,让这样一个美妙的梦想变成真实,除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努力,也少不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支持。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机器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团队,他们保障了这个庞大项目的顺利进行——从最开始的想法、设计、图纸,到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还要解决很多现场问题。

  

  这三位新手演员,第一次上台总会有点紧张,可能会出些紧急状况。我们的工程师团队,就需要随时帮助他们恢复到最佳的演出状态。

  

  通过我刚才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墨甲乐队”是一个特别交叉的、需要很多学科一起完成的项目。我们团队里面有音乐家、雕塑家,还有负责舞台美术和服装设计的设计师,我们甚至还请到了孟京辉工作室的演员来进行现场的表演指导。当然在这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团队,最终保障了世界上第一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表演的成功。

  这是演出中的一段现场的视频。可以看到,除了机器人合作表演,还有一位演员和他们进行互动。

  

  这位演员来自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是一位在读的博士生。他所扮演的小墨,在故事里是这几个机器人的创造者。在上台前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跟箜篌演奏者瑶光进行交流,让她保证自己已经达到了演出前最好的准备状态。

  大家可以看到,机器人演奏的水平是很高的。其实我们这场演出,想传达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机器人演奏能力,更多的还是对于人与机器人,还有艺术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在演出结束之后,曾经有很多人问我:你们最开始怎么想到让机器人演奏中国音乐的呢?

  其实,最早我们完全是出于一种觉得“做这件事好酷”的想法。可是通过这么长时间的与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合作、对中国文化的不断探索,我们的想法也有了很多的变化。我现在更想用这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久前,我访问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他们未来歌剧实验室的主任托德?麦克弗(Tod Machover)教授,看了我展示的Z-Machines乐队和“墨甲乐队”。他很欣喜地跟我说,还是更喜欢“墨甲”。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机器人表演技术的肯定,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魅力的肯定。

  其实中国有很多很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有音乐,还有传统的手工艺。我们也尝试将科学和中国的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一些创新的、有趣的新作品。

  

  这个作品叫做《木兰》,它是一个动态的刺绣作品。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屏幕里的花瓣会慢慢地绽放。“花开”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很吉祥的一种寓意,我们常常说“花开富贵”,所以很多传统的工艺都会去表现花。但一旦制作完成,它就会静止在那,需要你去想象花开的那一个刹那。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盛开的感觉”制作出来?

  我们进行了尝试,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我们是怎样做到的?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2/0309/2166.html

上一篇: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与绘造社向全国农业展览馆
下一篇:96家美术馆覆盖上海16个区!艺术之网,串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