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又见田园——柯和根的花鸟画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1 1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艺术简介 柯和根,1953年生于福建龙海石码,1982年1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并留校任教。著名综合类艺术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

艺术简介

柯和根,1953年生于福建龙海石码,1982年1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并留校任教。著名综合类艺术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陶瓷研究所所长,学科带头人,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华艺术大师联盟副主席。上海中国陶艺家协会付会长,景德镇画院院长,曾任多种艺术大展评委。

各类作品入选数十次国内与国际展並获金、银、铜等诸多奖项。数十篇论文散见于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十几本专著、教材出版于人民美术,上海美术,上海书画,天津人美,河南,湖南,西泠印社,河北人美等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被国内外著名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珍藏。举办个人画展及陶艺展十多次,社会影响巨大,深受业内好评。

作品欣赏

《家珍》34x68cm

《多子图》34x68cm

《鸣春》33x33cm

《芙蓉花开》33x33cm

又见田园——柯和根的花鸟画

文 /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荔枝、小鸡、鱼、渔鹰,几片枝叶,几段枝桠,非农家小景似乎只在村边山野,柯和根蹀躞而前,偶见瞥观,皆即疏记。

江西,尤其是傍依长江的赣江流域,平和的田园风光伴着日暮晨风,十分消闲。中国的水墨花鸟画以简笔写意的面目推出以来。与“闲”字就有了某种因果关系。江西人的闲,并没有造就历史上“江西派”的风貌 但时至今天.却掉出个黄秋园很传统很消闲的笔墨赢得了上下喝彩。柯和根的水墨画也很传统,他不是江西人。居此留此,竟也以有闲人的心态玩起写意花鸟画。冷疎的笔意见出他喜欢八大,却无八大“哭之笑之”的愤世嫉俗之态。柯和根的画是入世的、贴情的,一花一鸟、一石一木,行笔处,自有一番随和与平易。

《黑天鹅》34x34cm

《来酒图》34x34cm

《元宵佳节共渡时艰》34x46cm

《佳节美酒》26x22cm

我和柯和根虽是福建老乡,相识却在桂林。放舟漓江,面对奇山异水.我有些激动,掏出小本画起速写。而他眯着眼.依然无所谓无事地笑笑。随船走,随水流,心境如清澈的江水一见到底;我说他擅于眼识心记的默画功夫,他依然笑笑无语。果不然,见他的画.就常有这类追忆之作。在落款中,他喜欢道明这点。如《远眺》、《果腹图》中皆是。他的款识也很逗趣,一口大白话,扫去矫情做作的旧文人作风。如“吾家养有此鱼”。画鱼是很入俗的题材,他摒弃了谐音、象征、寻兆头等通俗行为,调侃的略为诙谐的语气带出他的作画态度,笔墨又一本正经。我知道他不强索立意,一如生活中的他,常常随遇而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他都能露出笑脸,而他都会有所感触。我不知道他为何能保持这等态度.在淡淡中袒露真情。

《秋之蕉》33x33cm

《红菓》33x33cm

《居家珍品》34x46cm

《美味》34x46cm

《家中佳品》34x46cm

“闲”和“淡”,仍然是传统的文人画批评标准,仍然使人囿于修身养性之类的习惯性用语。面对柯和根的画,我无法促使自己摆脱这些而另加审视,但它促使我思考笔墨在时代交换中的生命力问题。“笔墨当随时代”,说得太宽泛了,令人难以领会。固然画家的生活有时代性的,作为表达样式的笔墨,却有个承传问题,有个相对封闭的形态模式。中国人对笔墨的自觉把握,是民族文化自省力的体现。眼下的画坛流行“新学员派”、“新写实主义”、“新文人画”等,莫不是一股复古的潜流所触动。不知是假借古人之名推销自己,还是真有怀旧的情愫,不读四书五经.也哼着“之乎者也”,情系山水。“新文入画”家者.用现代人的经营手段.想“玩”笔墨实在不是真玩,最终仍是玩情调。柯和根的画格亦属传统中“文人画”一路,却实在没有那份“嗲”,没有那份“腻”。他入世的“闲”,不像朱新建那样以大俗之气呼出吸入;他温情的“淡”,也不似王孟奇那样作谦谦君子之态。柯和根的笔墨在粗放中见出灵动,养蓄着书卷之气又略透点俚俗。于是,他的画平添了一份亲切。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0/0811/553.html

上一篇:「文旅要闻」景雪变领衔互动 “小梅花”倾情献
下一篇:“中国艺术史研究集大成者”喜仁龙镜头下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