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艺术点亮沙漠——民勤沙漠雕塑园(3)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31 03: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董书兵《星光阁》 艺术家董书兵的《星光阁》,参照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样式,使用现代新材料在当下的语境中重新构建。作品使用方钢作为结构主体,


董书兵《星光阁》

艺术家董书兵的《星光阁》,参照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样式,使用现代新材料在当下的语境中重新构建。作品使用方钢作为结构主体,以一种解构搭建的形式重塑楼阁。在色彩的运用上简洁明了,白色的方钢以线性搭建的方式构造,使得整个作品更为整体与凌厉,在沙漠旷野之中能够凸显出来。这种对于古代建筑样式的重新解读在当代形成一种独特的语汇,材料的新鲜感与建筑的历史感对撞出如梦似幻的场景。在民勤悠久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对撞无疑是既有历史的根源可以追溯,又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前景可以展望。同时也符合雕塑创作营的主题。


景晓雷《预言》

艺术家景晓雷《预言》,是一尊巨大的机器人半身像。在黄沙之中,她颔首俯视着这一片苍茫的荒漠。不锈钢的躯体,映照出荒芜与寂灭。理性与逻辑使我们强大,科技使我们看清物质的本质,在无边的沙漠中,强大的科技在宇宙与时间面前显得苍白,我们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寻求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解的途径。


段秀森《梦》

艺术家段秀森的作品《梦》以钢材焊接的头部及砂土,与树木相互并置,隐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铁栅框格是囚笼也是保护,象征人们在治沙过程中与沙漠的调和与对峙。微闭的双目是大地的悲怆,也是人类的疼痛……


曹智勇《大漠之梦》

雕塑家曹智勇的《大漠之梦》孕育着希望的光芒,象征源源不断的生命。坚实的锁,则象征的是民勤政府防沙、治沙的坚定决心。铁链将两个物体,紧密联在一起。表现出当地政府、民众将文化艺术巧妙融合的期许。


乔迁《远方》

艺术家乔迁的《远方》,充满了静谧的诗意。作品以圆为形,如日月升沉于地平线,寓意天、地、时间;人作伫立状,寓意人类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静默的马,寓意这里作为人类家园的漫长历史。以金属形和大地共同构成一个引发沉思的图景。


谭勋《谷歌地理计划》

艺术家谭勋的《谷歌地理计划》是一个系列性的在地作品。这一作品运用了Google Earth的科技——GE谷歌系统的一个软件,通过它可以任意下载所需的空间地理地貌。他对该技术进行了一个“在地性”系统研究的延伸,作品实施由北到南,不同的山川地貌使得作品所传达出的气质、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腾格里沙漠的苍茫与壮美在《谷歌地理计划——甘肃民勤》这一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晓春《舟·迹》

雕塑家陈晓春的《舟·迹》,呈现了“沙漠之舟”骆驼在丝绸之路上默默承载、坚韧前行的形象。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世界的大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路径,多条丝路的轨迹在河西走廊汇成一体,产生孕育了辉煌的丝路文化带,今天的再次重构丝路,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当代中国智慧的体现,回顾丝路发展历程中不可代替的驼队,为我们当代审视个人的存在价值带来了再思考、再审视、再定位。

雕塑是静态的,当这些艺术精品置于滚滚大漠中时,这种静态,会被流沙映衬,铭刻着时空的变幻,铸造出特有的审美意象,呈现出大漠与雕塑之间恒久的互动性效应。同时,雕塑是空间性艺术,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是能够与地域、人文元素产生一种文化联系的艺术方式。当雕塑与沙漠融和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把沙漠的人文、气息、自然风情恰切地汇融在一起。荒凉的沙漠,顷刻间,顿会充盈着生命的律动,这种生命的力量,恰恰是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生命!

经验总结与问题反思

对于我们团队而言,在沙漠中树立雕塑,听起来浪漫又美好,但在具体操作之中,现实是非常骨感的。与在普通的城市建雕塑相比,这里的工作要艰苦许多。我们在四届沙漠创作营的实践之上,也进行了自身的经验总结与问题反思。



雕塑施工现场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zonghexinwen/2022/0131/2126.html

上一篇:“艺术新世纪·22年22人”2022中国当代实力派艺术
下一篇:春节特辑·艺术丨虎虎有威风:与虎有关的那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