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音乐作品“模式”的认识论隐喻 ——基于安伯(4)

来源: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8 18: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这类作品中,不确定的、未完成的形式在未被具体演绎之时,形成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场域,片段(粒子)间深藏着潜在且未被构建的复杂关系网络,演

在这类作品中,不确定的、未完成的形式在未被具体演绎之时,形成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场域,片段(粒子)间深藏着潜在且未被构建的复杂关系网络,演绎者在每一次演绎之时,都处在一个充满偶然与可能性的音乐空间系统之中,成品通过演绎者的参与在时空中展开,最终确立为具体演绎中的作品结构。所以,艾柯认为这种作品潜在的结构是可变的,是一类能够在形式创建的场域中运动的作品。在面对艺术品时,艾柯的这种“场”之思维方式也绝非特例,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以他敏锐的社会学、政治学视角,结合其独有的艺术观,提出了“艺术场”理论,虽然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思考整个艺术领域中的艺术品问题,但是其以“场”论为先导而体现出的关系主义思维,与众多以“场”为喻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布迪厄本人所言:“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这也正是艾柯所要表达的开放艺术的作品观,因其所见的音乐作品的形式与结构,正是一个遍布着关系网络的场域。

结语

将音乐作品模式的变化作为认识变化的隐喻性表达,是音乐分析美学中一类针对作品构成问题的前卫解答方式。要理解这一隐喻,就必须对隐喻双方的内涵进行充分发掘与诠释,这也是本文解析、思考作品模式与认识内涵的原因所在。

从这一文艺观点的学术意义角度来看,它实际揭示了音乐作品中存在着的创作和演绎观念,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阐述和类比角度。如透过艾柯的文艺观点,我们可以隐喻地说“这首作品是场域化的”,也即作品的形式在不确定式的创作构成中,表现出了潜在的关系场域,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演绎情境中,亦能从结构上造就多重的稳定场域。这种对作品创作和演绎观的隐喻性诠释,是极为深刻且有创见性的,它意味着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绎观,在音乐史中随着认识的变迁,存在着连续的发展与更替,其驱动力无法脱离人类的认识水平(脱离后也很难将其定义为艺术作品)。而要求在音乐作品的模式中发现当下认识具有的特质,即是承认了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启示力量,同样也肯定了人在对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绎中,包含着对认识变化的洞见能力。

最后,音乐的美在一些学者的理论中是自律、自主且自洽的,同时亦有人关注到了音乐作品中“善”与“美”的融合,但是在谈及“真”与“美”的维系时却经常有所偏废。于是,对音乐与认识关系的揭示,其价值在于传达此种信念——在许多科学、哲学中无法切实观察与证实的规律,以及有关“世界构成”的设想,可能早已通过先觉的艺术作品得以展现。所以,在解析、思考中促进“真”与“美”的交融,造就艺术理解的“真善美”之统一,是本文的最终愿景。

①[意]安伯托·艾柯《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②[意]翁贝托·艾柯《美的历史》,彭淮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本书作者名为安伯托·艾柯的另一译法,编者注。)

③同②,第234页。

④艾柯所谓的艺术作品“模式”,与作品在“形式”与“结构”上的构成相关(详见下文),意在提出一种“开放的作品”类型。

⑤同①,第118页。

⑥同①,第16—17页。

⑦同①,序言第31—32页。

⑧同①,序言第32—33页。

⑨同①,序言第32页。

⑩[德]开普勒《世界的和谐》,张卜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美]N.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6页。

?同①,第70页。

?这一观点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每一种“格式塔”代表着特定的心理审美规则和构架,由特定的“文化事实”构建,取决于具体的音乐规则语境,形成于造就心理“格式塔”的音乐“听觉教育”。

?同①,第96页。

?同①,第128页。

?同①,第82页。

?罗艺峰《论音乐中的增熵现象》(上),《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35页。

?同①,第136页。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文章来源:《艺术研究》 网址: http://www.ysyjzz.cn/qikandaodu/2020/0828/650.html

上一篇:声乐钢琴伴奏中歌唱性思维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秦腔广播剧《山花》研讨会举行